正在阅读: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故事之四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本地快讯 / 正文

0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故事之四

转载 2016/07/14 09:38:1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39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橘黄色的美丽———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故事之四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谢岩

  驱车在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欣赏美景的时候,车窗边不时掠过身着橘黄色工装的环卫工,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像一道别样的风景,增添了天路的美丽。王俊娥,就是其中的一员。

  年过半百的王俊娥是住在草原天路边上的一位农村妇女,侍弄庄稼,照顾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日子。这几年,草原天路突然爆红,自驾游客激增,天路的环境卫生出现了问题,王俊娥的生活也因此改变。

  走在回家的路上,王俊娥常常会看到随意丢弃在路边的矿泉水瓶、食品垃圾,总是觉得草原天路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样太不好看了。2015年,景区招聘环卫工人,王俊娥报了名。经过考试、体检,她成为景区的一名环卫工,手中的锄头换成了处理垃圾的镊子。

  王俊娥在草原天路上负责2公里的垃圾清理工作。早上5点钟,她伴着晨曦到达工作区,开始捡拾垃圾,到8点完成上午的工作,下午2点到4点再上天路清理卫生。2公里的路程并不长,但王俊娥工作起来却不容易,路左右1公里,也就是说方圆2公里都是她的“地盘”。一些游客把矿泉水瓶和食品袋从车窗丢在路上,有的游客看到树林,就离开车道,把车开上缓坡有树阴的地方,铺开“摊子”,烧烤、野餐。之后,塑料袋等各种垃圾散落在树阴里和草地上,像一块块触目惊心、丑陋不堪的疤痕,破坏了天路的美丽容貌。

  王俊娥文化程度不高,但讲出了朴实的道理,她说:“如果天路到处是垃圾,不是很丢人嘛!”她对自己的形象不讲究,却对草原天路的形象在乎,谈起游客随手丢垃圾的事很气愤。

  夏季,是草原天路的旅游旺季,也是太阳最毒的时候。王俊娥一手拿着镊子,一手拿着用大编织袋制作的垃圾兜,弯着腰认真地清理,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垃圾兜满了,就送到垃圾点,再返回工作区继续工作。“一天下来,捡拾十几袋垃圾是平常事。”王俊娥说。

  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天气格外炎热。草原天路上,五颜六色的车一辆接一辆,排成了长龙。游客最不愿意遇到的事还是遇上了---堵车。等待中,有的游客到路边草地上休息,有的游客走到更远的树林里野餐……其中,有的人不仅随地丢垃圾,还把食物袋、矿泉水瓶向四周随意扔,一会儿功夫,遍地都是垃圾。王俊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默默地上前一处接着一处地清理、收拾,累得满头大汗,腰疼得都直不起来,她说:“那天,我捡了四十多袋垃圾。”

  坝上风大,有时得追着垃圾袋跑,手脚不停地工作一天,劳动强度很大。一些游客心情畅快,难免在草原天路上“撒欢儿”,车速快,捡拾垃圾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王俊娥和她的工友们就是身着橘黄色工装的美容师,她们认真履行职责,日复一日地为草原天路“梳妆打扮”。

  王俊娥说:“一定要草原天路好看啊!”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