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今日张北】张北一地特色碱地西红柿迎来丰收季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本地快讯 / 正文

0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今日张北】张北一地特色碱地西红柿迎来丰收季

转载 瓦丽2023/09/07 09:49: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张北网 作者:张北网 8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金秋九月,蔬菜瓜果迎来了丰收季,走进张北县公会镇落花营村,一排排西红柿大棚整齐的排列在盐碱滩地上,当地特色碱地西红柿正在采收,销往全国各地。

园区里,工人们熟练地将西红柿从枝上剪下,搬运到分拣包装区,经过仔细挑选,把个头均匀、品质优良的西红柿套网、装箱。棚外,一箱箱西红柿正在装车外运。今年,落花营村的碱地西红柿一共种植了61个大棚,占地100多亩,雇佣工人30多人,都是来自本村和周边村落。村民沈海明在园区工作已经五年了,相比之前外出打工和承包菜地种菜,他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收入也比较稳定了,少了很多风险。沈海明说:“那几年种菜也不稳定,今年挣,明年又赔了,现在的工资很稳定。每天工资150元,能干6个月,每月发工资,半年也能赚27000到28000元,将来这个西红柿的发展前景挺好,带动我们全村的村民们一起来致富。” 

据张北县公会镇落花营村党支部书记梁肖刚介绍,现在有30多个村民在西红柿大棚务工,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每个人大概一个种植季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大棚的收益,大概在3万元属于集体收益。土地流转涉及到100户村民,每亩380元,总的土地流转费用是369360元,比种大田,种莜麦、种胡麻收益要高很多。

公会镇地处张北县的西部地区,由于大部分耕地盐碱化,土地贫瘠,加之气候寒冷、干旱、无霜期短,传统种植的莜麦、胡麻等农作物亩产仅四五十公斤,一度成为这里百姓致富的拦路虎。碱地西红柿品种的引进,不仅使当地的盐碱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也让坝上冷凉,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变为高品质西红柿生长的有利因素。“碱地西红柿”入口酸甜,多汁,柿香浓郁,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成功打开了京津地区的销路,终端零售价甚至卖到29元一斤,电商和团购等新型销售模式成为园区销售的主要渠道,年销售额超过150万元。

来自北京的电商老板张爱国表示,碱地西红柿是酸甜适中的一个果,这是大众比较认可的一个品种,客户反映这个西红柿口感比那个普通的西红柿口感要好得多,他们大概一周来采购两次,一次大概2000多斤。

在碱地西红柿产业的带动下,村子越来越好,还申请了“落花营”的商标。同时,作为致富的新载体,落花营村的碱地柿子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在盐碱地上长出来的“甜蜜柿业”,正在成为落花营村乡村振兴中先行产业的生力军。

张北县公会镇落花营村党支部书记梁肖刚表示,今年西红柿一共种植了61个棚,销售比较好,客商源源不断的来,目前销往京津冀周边,基本上都是电商或者是团购,明年计划再翻一倍,用工量就业率就能解决的更多,村民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为当地乡村振兴助力。




来源:美丽张北

END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