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楼市资讯 / 正文

top_banner_自定义广告.png

正在阅读:央企退出 房产市场走向如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央企退出 房产市场走向如何?

转载 发布:2010/3/31 14:40:27 来源:北京房产 627 阅读

(来源:中原地产)国资委:确定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其余将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

3月18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和公布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业的央企共16家,2009年,该16家央企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78家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正在加快进行战略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产业务。

点评:当房地产市场依然有暴利可图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投资方向转向了这里,目前有70%以上的中央企业涉足房地产市场。而本次公布将要退出的78家央企销售收入仅仅占了15%,利润只占7%,淘汰的都是“边角料”。同时,没有给出退出时间表,央企何时完成战略重组,何时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项目,都是未知数。再有,中信、中航、远洋地产等真的会退出吗?其实这只是一次涉足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央企们的优胜劣汰,主导市场的是留下来的十六强,未来垄断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来源:深圳商报)国资委最近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有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央企退出对房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高房价会不会因此而降下来?尽管读者对此举表示赞赏,但对成效并不抱有太大希望。除了对退出令能否奏效表示担心外,读者认为,允许经营房地产的央企仍有争当“地王”的底气和实力,只要央企定位不明,就仍存在与民争利的可能。

而造成当下房价高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央企的参与只是原因之一,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制度性原因。

 

  1 央企退出楼市 地王未必减少

  莫亚泉(福田读者):央企财大气粗,他们也是银行贷款扶持的重点企业。地产商投了钱下去,就必须拿回利润,央企所赚的钱所得到的利润必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现在,78家央企退出地产行业,少了一些推波助澜的企业,让地产市场更加规范,自然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有好处。

  童意: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成交总价排在前10位的地块中,国企独占8席,成交楼面地价前10的企业中,也同样有8席被国企占据”。“两会”刚结束,北京土地市场一天涌现三大“地王”,买家清一色都是央企。尽管“不务正业”的央企退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价的“虚高”,但此举无疑预示着“地王”将逐渐减少,地价趋于平稳。

梅广(湖北读者):如果认为央企的退出有利于遏制高房价,未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如果央企不去“搅和”,房价是不是就会降下来呢?恐怕结果恰恰相反,少数房地产寡头会在竞争对手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垄断优势,更加为所欲为。遏制高房价要拿土地管理制度开刀,要从破除政府的土地财政入手,否则,治标不治本,只不过是让央企当了回替罪羊。

  武海义(辽宁读者):楼市价格是由房产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央企入市本身,既没有减少供给,也不能增加需求,怎么能说是央企介入而推高了房价呢?“地王”频现、房价走高,终须从房地产市场垄断的供给和虚高的需求上去追本溯源。央企退出,只不过是暂时少了一个分蛋糕者。只要蛋糕够香,就还会有民企、外企冲出来争当地王、争抢蛋糕。

  2 缺乏操作细则 退出恐难奏效

  程绍德(辽宁读者):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只不过是减少了市场竞争者的数量而已。央企房地产资源整合之后,依旧会集中于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中,土地转让市场中,央企的强势地位依旧无法撼动。所以,要想抑制眼下飞速增长的房价,仅仅靠78户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剩下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仍是市场竞争中的强势主体。

  Wlzpl(新华网网友):现在的央企和各地方的国企一般都是以企业集团的形式存在,不少企业旗下就有房地产公司,应对各种政策,可谓经验老到,办法良多。一招“狡兔三窟”,再来一个“藕断丝连”,监管起来难度就大了。

  欢乐时光XH(新华网网友):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开发,并不能有效地改变目前中国房价的走势。高房价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房地产一级市场长期实行的“饥饿型投放模式”,导致土地长期的供给不足,而已投放市场的土地,因为各种原因,也不能很快变成商品房,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3 打破垄断特权 尚需制度改革

  陈清书(潮安读者):国企尤其是央企,享有诸多垄断特权,如政策照顾、财税减免、信贷扶持等等。这对其他市场竞争主体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性不公。因此,抑制房价,不是央企退出的问题,而是能否打破垄断特权,能否让竞争主体自由竞争的问题。

  说两句(新华网网友):让做军工的去做军工,做烟草的去做烟草。虽然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前景诱人,但那绝不是央企证明自己的地方。至于“法定”留下来的这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法律法规对其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有所限制,或许对这16家央企不公,但却是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公平。

  季建民(河北读者):央企不能背离其公益性的特点,而许多央企在参与房地产经营的过程中,不仅其公益属性荡然无存,而且还由于掌握着大量政策、资源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反而为他们在房地产市场攻城掠地创造了条件,一次次成为地王,推高了房地产的成本。央企与民争利的势头日益明显,全面退出房地产市场势在必行。

  4 根除土地财政 多建保障住房

  章邦洪(浙江读者):地方政府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交易中最大的受益者。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已经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50%。如此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虽称感到压力重重,但在内心却是乐观其成的。只有真正落实房地产调控的种种措施,改变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改革现行的土地出让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地王”产生的土壤,让地价趋于平稳,让楼市回归理性。

  武海义(辽宁读者):高房价的症结不在于央企是否退出,根源是土地问题。合理科学安排土地的供应、开发和监管,用法律严惩开发企业故意囤地囤房等行为,并辅以货币、税收、保障房等政策,才能有效抑制房价。事实上,绝大多数老百姓关注的不是商品房价涨得多高多快,而是政府能否真正增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

  赤子之心(网友):我国高房价最根本原因,就是有关方面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不作为或作为不大,政府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廉租房建设。至少把土地出让金的一半用于上述建设,减少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否则,即便是央企退出了房地产业,无非是把市场空间让给了其他地产企业,高房价仍会依旧高价,老百姓依然无法从中获利。

 

 

 

(来源:北京晚报)国资委昨天在其官网宣布,已召集94户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央企负责人开会,要求其中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15日内制定有序退出方案。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央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吃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高度关注民生和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经营,重质量,讲信誉,创品牌,在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有序退出的方案。

  对于国资委的这一举动,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均认为,这表明了国资委整顿“不务正业”央企的决心,对于央企集中精力做好主业是件好事儿。但地王不会因为78家央企的撤出而消失,房价也不会因为央企少了而走低。

  央企退出不代表这些房地产企业退出。一家78家央企之一旗下的地产副总告诉记者,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多数企业都会以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公司中虽说大队人马都是原来央企中的,但股权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央企股份的退出,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根据他们公司的发展战略,未来还将扩张,除了北京之外,还将在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公司。

 

 

 

(来源:北京商报)3月19日,国资委召开部分中央企业会议,明确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必须退出房地产业。今天下午,国资委再次明确,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自国资委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后,只有中远国际明确表示中远集团下属的二级子公司中远香港集团将在半年内,退出所间接持有的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约8%的股权,将彻底退出房地产市场。

不过中远国际今日公布公告澄清,表示截至目前尚未对减持远洋地产事宜作出相关决定。舆论普遍认为,如果不给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设定时间表,国资委的号令则最终可能变为一纸空文。

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制定退出方案,实际上给央企下达了退出时间表。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出,中央房地产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吃透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高度关注民生和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16户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经营,重质量,讲信誉,创品牌,在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的方案。

李荣融强调,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强风险意识,把防范风险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成本控制,密切关注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江南时报)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有序退出房地产市场。这一强制性措施全因北京新地王引发。就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78家央企退出,是高层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力举,公众一片叫好。

  撇开78家央企退出房市的利好,公众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央企资金介入楼市?央企本身多是垄断企业,享受着国家优厚的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回报。但这些央企却纷纷转入房产市场,足见其利润空间之大。既然央企受利益驱使而投资房地产市场,其他有实力的企业也会想到。作为央企,慑于主管部门的压力而退出,其他企业则可以继续游弋地产市场,制造楼市神话。

  笔者同意国资委分配局局长熊志军“国企进入不是导致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央企投资楼市固然有其弊端和不公平性,但如果我们把抑制房价的希望寄托于央企退出楼市,则是一厢情愿。央企介入楼市,客观上改变了房地产利益格局,推动了房价上涨,但是其并非当前楼市泡沫、房价过高的罪魁祸首。地方政府财政和经济发展对地产业的过分倚重,才是根源。一些地方出现地王,最开心最受益的不是开发商,也非央企,而是地方政府。楼市的火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和税收收益。一旦楼市低迷,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地方政府最不愿看到的。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尽管中央政府多次提出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但各级部门却行动迟缓,执行不力。其实,稍加留意,我们注意到,目前权威和主流的对房市的态度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地产市场稳定,而非将房价降下来,但公众会习惯性将政府部门调控地产市场的措施理解为就是打压甚至降低房价,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可以说,目前没有一个权威声音明确要降低房价。但是高层确实注意到了对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今年两会上,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今年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月10日,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土地转让中政府保障性住房用地不少于70%。

当前,经适房和廉租房是被实践可行的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两大基本模式。只是其“高门槛”,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拒之门外,而目前的房价让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他们更需要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惠及。能否让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住房政策保障,是政府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未来楼市能否平稳发展的关键。尽管各地政府表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但却回避不了几个问题,一是保障性住房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且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短则三到五年,长则10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间,房价同样会上涨。二是政府建保障性住房过多,势必影响楼市和开发商利益,开发商一旦利益受到重创必然对政府施加压力。因为政府对房产业的依赖,就必然不敢不理。因此,笔者不怀疑地方政府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诚意,却更想知道其决心到底有多大!

  78家央企退出楼市,一方面表明了中央有关部门遏制房价的决心,也给了公众更多的期待,但未必能从根本上改变房价上涨的基本格局。同时,这些央企是否能彻底退出,也是一个问题,即便彻底退出了,它们同样可以通过股市等途径间接入市,这会让央企投资楼市更加隐秘。

相关楼盘

自定义HTML广告位

帮你找房

推荐楼盘